匯聚“芯”時代 共謀“芯”發展
發布日期:2021-01-13 07:23:47 瀏覽次數: 623
8月26日上午,“開放合作·世界同‘芯’”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暨南京國際半導體博覽會在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中國歐盟商會董事、南京分會董事會主席BernhardWeber,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政府副市長沈劍榮,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出席會議。
本屆大會采用“2+12+N+1”的舉辦模式,還有創新峰會,12場平行論壇,N場專項活動以及1場專業展會;發布《2020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白皮書》、《2020“新基建”風口下第三代半導體應用發展與投資價值白皮書》、《2020年中國MEMS傳感器潛力市場暨細分領域優秀本土企業白皮書》等專題研究報告。同期還舉辦展覽會,展現半導體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分享實際應用解決方案、實踐成果,推廣先進技術和設備等,實現世界范圍內半導體領域政、產、學、研、金、用等各類資源的對接和交流。
大會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發表了《把握機遇 同“芯” 協力攜手開創“芯” 事業的新藍?!返闹黝}演講,他說,江北新區“芯片之城”是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布局“一核兩翼”中的關鍵“一核”。新區以主攻IC設計為核心,打造串聯原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和封測的產業鏈條。新區聚焦“一核一鏈”,強化項目招引的產業突圍方向,緊盯研創經濟,構建最優孵化生態的產業培育方向,圍繞創新主體,完善公共配套體系的產業服務方向,目前已集聚集成電路企業近400家,產值將近500億,著眼光電、車聯網、CPU/MCU、人工智能和EDA五大領域,集聚芯馳半導體、諾領科技、希烽光電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0多家。
羅群說,今天大會召開希望專家學者多為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見,各位企業家也希望大家更多關注新區,與新區攜手共同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芯片之城”,力爭2025年集成電路產值突破3000億元。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說,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積極利用全球資源,從市場、資金、技術、人才等多個層面深化國際合作。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7500億元,市場需求規模已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超過50%。全球前20大半導體企業中,已有一半以上在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或研發中心。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是全球集成電路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華收入已經成為全球主要集成電路企業成長的重要貢獻力量。8月初,國務院發布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未來集成電路產業要進一步完善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深化產教融合,堅持開放合作,更積極參與到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
開幕式前,羅群、楊旭東一行來到展館參觀,先后來到南京江北新區特展區、新思科技、北聯國芯、創意電子、EDA創新中心、芯馳半導體等展示臺前與相關負責人交流。小北了解到,此次參加展會的企業共172家,臺積電、新思、紫光、EDA創新中心、龍芯、中科芯等一大批落地江北的頂尖巨頭也亮相展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為我們帶來了智能微系統與傳感器主題演講。尤政從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講起,重點闡述了正在興起的智能微系統技術,全面地講解了智能微系統技術的五大技術要素及其微型化、系統化、智能化的本質特征。他說,電影上無人機盯人已在現實中實現,小型的AI殺人蜂處理器反應速度是人類的1000倍,由人工智能控制,同時進行人臉識別進行攻擊。這就是智能微系統直觀案例,從系統級封裝到異志集成,智能微系統是由IC與其他領域結合產生新技術的門類,當然還有智能科技、MEMS、光電子等,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臺積電(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鎮球從技術和綠色兩大主題闡述《技術領先,綠色企業》演講,他說,目前臺積電正在不斷探索3nm和1nm芯片研究,預計2022年3nm會大批量生產。先進技術不斷持續推進是臺積電追求的,而特殊工藝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礎之上打造的綠色工藝更是臺積電長久的發展目標。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原清華大學微電子研究所所長魏少軍帶來《冷靜看待疫情對IC產業的影響》主題演講。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科技進步才是百年變局的根本力量。信息產業全球化是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的必然產物,而集成電路是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必修課。集成電路發展要在開放式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安全的供應鏈,抓住第五代移動通信帶來的發展契機,為設計業再上一個新臺階而奮斗。